Open in app

Sign In

Write

Sign In

管中祥
管中祥

2.7K Followers

Home

About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3 days ago

為什麼「原住民」認識「漢人」比較多?

不管你是不是同意現有的原住民族入學制度,恐怕都得知道,原住民「加分」已是過時的觀念。簡單說,現在的作法是,原住民升學若要走「族群」的管道,必須檢証一定的文化能力,不佔一般大學考生名額,也可以就讀「原民專班」。 雖然這個制度實施多年,但「加分」如同刻板印象一樣深植人心,知道的人不多,有可能是因為事不關己?也因為社會、傳媒很少討論。 這並不稀奇,大部的「原住民」對「漢人」都很熟,「漢人」對「原住民」卻相對陌生,如果把「漢人」、「原民」置換成任何「主流」與「邊緣」社群都能說得通,特別是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 權力不對等,不只在展現政治經濟,也作用在文化教育,教科書、考試是其中之一。 所以,在課堂上和同學討論到這個問題,除了說明現在所謂的「加分」政策其實已改成「外掛」,有時我也會進一步詢問:如果大家覺得「加分」不公平,那麼,要不要在課本或考試時,大家都來讀阿美族的歷史?學習族人的傳統技藝?或者考考排灣族的語言呢?為什麼我們教育總是呈現大量的漢人的論述與觀點?為什麼原住民的文化與歷史卻少之又少,這樣公平嗎?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為什麼「原住民」認識「漢人」比較多?
為什麼「原住民」認識「漢人」比較多?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4 days ago

革命要回到日常對話 — 《革命前的寧靜》推薦序

一個國家的進步通常不會來自執政者的恩澤,也未必是因為反對黨的監督,而在於社會運動是否發達。參與社會運動者通常是被體制忽視的受壓迫者,或是對未來有遠大理想的先知,更可能是搖旗吶喊的熱血鄉民,社會運動者的主張未必全然都對或合乎時宜,但至少點出制度的可能不足,讓社會有思考與討論的機會。 隨著網際網路興起、社群媒體普及,在人手一機的時代,社會運動似乎變得更為容易。1994年墨西哥薩帕塔(Zapatistas)游擊隊透過網路傳播獲得全球輿論聲援,成了數位時代第一個資訊游擊戰運動,而1999年西雅圖的「反全球化」運動,以及近年來的埃及革命、阿拉伯之春、美國占領華爾街、台灣反服貿、香港反送中等,網際網路在其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曼威.柯司特(Manuel Castells)將網路傳播稱為「大眾自主傳播」(mass self- communication)的時代,公民可以在網路發布訊息,自主發展橫向溝通,分享自己的痛苦、恐懼、夢想、希望,連結彼此,克服孤獨絕望的無力感,從中找到行動目標,形成有歸屬感的社會連帶對抗權勢集團。對向來資源貧乏的社會運動行動者來說,網路可以快速推廣理念,召喚公眾行動,網路民主游擊戰也在全球蔓延開來。

音樂

6 min read

革命要回到日常對話 — 《革命前的寧靜》推薦序
革命要回到日常對話 — 《革命前的寧靜》推薦序
音樂

6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Jun 2

人權教育不能假和諧

一連串發生在校園裡的歧視事件,社會已有許多討論,這集的 燦爛時光會客室特別從高中公民與社會教育的實務,探討到底那裡出問題? 文華高中公民老師蕭唯善指出了目前的教育現況,他說,學校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即使會用實際的案例來當作教材,但學生大多只是「知道」怎麼填寫試卷上的答案,該如何將「知道」轉為自己的價值觀反而更重要,但要真正落實,也十分困難。 他也提到在高中教育中有關人權與多元文化教育的活動或教研相對不受重視。為什麼呢?蕭唯善認為,老師對此沒有太多理解,甚至擔心過於強調人權保障會挑戰原有的師生關係,而在學校教授人權的老師,有時也會被另眼看待。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18集|校園「微歧視」 是常態?還是意外? 🎧Podcast:https://reurl.cc/nD60aX 👀完整內容:https://reurl.cc/WGaL57 這實在很有趣,看起來要討論人權教育如何落實之前,還有許多得先突破的障礙,否則最後仍可能只是試卷上的題目、拼湊出的答案。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人權教育不能假和諧
人權教育不能假和諧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Jun 2

讀書是一回事

今天收到出版社寄來的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的修訂版,這幾年花了不少時間在作這件事。 的確就像許多人所說的,這個世代應該是讀最多人權教育及多元文化的世代,但最近出最多狀況的,也是這個世代。 在這課本裡我負責社會階層化、社會不平等、社會運動三章,雖然談了許多歷史結構與權力制度所產生問題,但我也知道這並不足夠,畢竟,讀書是一回事,行動是一回事,更何況,如果這些內容只是考卷上的知識,而不是生活裡的體悟,大概也改變不了什麼。 上個禮拜到聖功女中演講,有同學問我近日校園的發生的歧視問題該怎麼辦?我說,盡可能讓同學有課本以外的生活經驗,同理與尊重是需要實際接觸與體驗的,與其找我來談人權議題,倒不如邀請受到各種社會不平等的被壓迫者,到課堂上分享自己的經歷與感受,同學也許有會更真的體會與感動。 這應該是最低成本的作法,之前我辦許多活動或課程時都是這樣思考與安排的。 人權教育不能假和諧 一連串發生在校園裡的歧視事件,社會已有許多討論,這集的 燦爛時光會客室特別從高中公民與社會教育的實務,探討到底那裡出問題?medium.com

教育

2 min read

讀書是一回事
讀書是一回事
教育

2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Jun 1

「玩笑」是個權力關係

「歧視」,是我每年在「傳播倫理」課必談的主題,這不僅涉及仇恨、玩笑,故意或惡意,更顯出其中的權力關係,之所以特別要談,是因為相較於一般大眾,媒體工作者是有權力的人。 同學對歧視感受與敏感並不相同,對某些文本會感到不妥,但若是自己喜歡的文本類型就較不容易覺察;節目對某些群體遭到歧視不一定有感覺,但如果是和自己有關群體被歧視,反而十分敏感。 對歧視的理解與感受是有主體性與相對性,簡單說,和自己的經驗是否有關?是否能同理他人?都展現了各樣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 「傳播倫理」課不是在談道德規範,而是在談媒體工作者在面對各樣社會關係時需要多多思考的問題,包括如何「防禦」老闆不當的入侵,或者避免對社會造成不當的侵犯或冒犯等。為了讓同學更能感受歧視的問題,除了不斷置換、列舉大量文本與經驗,也會提醒同學,從事傳媒工作時,不能只是從製作者的角度思考,也要同時從被呈現者的位置思考,特別是社會中的弱勢者。 最近發生在校園裡一連串的歧視事件,不論是有意或無心,都展現出某種權力關係,可能是對既有權力架構的不滿,可能是權力者的優越展現。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玩笑」是個權力關係
「玩笑」是個權力關係
燦爛時光會客室

3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May 30

收到審查意見了,但很傻眼

很多朋友很關心這件事,我還是說明一下最新進度。 今天是5月30日,不知道是兩天前的發文發功,還是公文流程剛好跑到,終於收到教育部回覆的審查意見了。 不收到還好,收到後第一個反應是:傻眼!內容怎麼跟「書審」時的意見幾乎一模一樣? 先說一下這期USR的審查流查,因為我們申請的是「深耕型」,所以審查分三個階段:書審、簡報審、實地訪查。 書審就是提出計畫書,計畫書通過後才會進到下兩個階段;簡報審就是進京報告,並進行詢答;實地訪查則是由委員到場域和計畫團隊及場域夥伴面對面溝通,了解計畫實際執行的狀況。 一個禮拜前學校發給教育部的公文是這樣寫的:「為利本校未來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能精進與改善,本校欲向鈞部申請未通過之第三期(112–113年)USR計畫徵件作業之委員審查意見,含書面審查、簡報審查與實地訪查。」 發文的目的很單純,我們想要虛心檢討,希望能拿到書面審查、簡報審查與實地訪查意見,讓本校能藉以精進與改善。

社區

4 min read

收到審查意見了,但很傻眼
收到審查意見了,但很傻眼
社區

4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May 28

自省或自宮,一直亂猜、逐漸遠去….

今天是5月28日,一個月前的今天,我們自己到「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的官網,確認了 重構大學路計畫沒通過審查的消息。 從那天開始,我們收到許多關心,除了打氣與支持,更多是在詢問:為什麼會沒通過? 這個問題,我們也一直在問自己。 團隊裡的老師問、學校裡的同事問、助理問、學生問、場域夥伴問、鄉民問、鄉長問、校長問、代表問、議員問、推動中心的同仁問、其它學校老師問、許多社區工作者都在問….. 感謝朋友們的關心,關於你們的疑問,我們沒有答案,因為沒有人告知沒過的理由。 時間回到4月28日中午,那天訪問李明哲談富察,結束到小七拿到東西,車剛停好,就收到奕達傳來的訊息:”我剛剛看到usr出來,裡面沒有重構@@”。 於是趕緊到推動中心的網站察看,確認重構大學路沒有通過第三期申請。 從那天開始,我們就在想,是不是應該會寄公文給我們,正式告知審查結果?是不是會寄公文給我們,告知我們沒過的理由? 但,沒有,並沒有!

社區

3 min read

自省或自宮,一直亂猜、逐漸遠去….
自省或自宮,一直亂猜、逐漸遠去….
社區

3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May 24

【我的民雄朋友們】陳聯滄開啟台灣新眼光 陳源金追憶醫生父親

重構大學路計畫 一直受到豐收/三興陳家很多的協助,不管是在地知識、文史調查、社區導覽、老照片徵集,如果沒有陳家的協助,我們能作的十分有限。 自從十五年前從台北搬到民雄,一直受到陳家的照顧,讓我及同學對這個地方有更多的認識、更多的情感,以及體會到這裡很重要的鄉民精神。 陳家,就是陳實華家族,如果你聽過民雄有個百年洋樓 — 陳家洋樓,就是他們的祖業。 陳家對三興、豐收,乃至於民雄都有重大的貢獻,家族後人務農、經商,行醫、教學,並任公職,熱心地方事務,要了解民雄的歷史,就不能不認識陳家。 陳實華次子陳聯滄在台灣的醫學界很有名氣,在民雄街上曾經開設明元眼科,當年還有不少人從海線遠道來到民雄看病,陳聯滄所著的「眼科學」,更是醫學界的重要著作。當時的台大醫學院院長杜聰明醫師為其寫序,還為文稱讚陳聯滄「其醫德之崇高論,則備受地方人士之景仰;其技術之精巧論,則廣得遠近病患者之愛戴,堪稱省内眼科之名醫也。」

社區

2 min read

【我的民雄朋友們】陳聯滄開啟台灣新眼光 陳源金追憶醫生父親
【我的民雄朋友們】陳聯滄開啟台灣新眼光 陳源金追憶醫生父親
社區

2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May 24

戛然停止的「大學社會責任」

有不少朋友問我,重構大學路沒通過第三期的USR徵選,會不會難過? 其實不會的,我是在很偶然的情況下被拉去作USR,因緣際會下擔任主持人,我們一直是以「在地人」而非「計畫人」的態度進行,許多看起來很不賴的成果其實就是我們的日常,有錢,就作多一點,沒有,能量有限,就作少一點。 雖然不難過,但有點生氣倒是真的,坦白說,我還蠻在意兩件事,一是和場域夥伴的關係,一是助理的工作。 這個案子,照理在去年底到今年初就應該審查完成,但在外界未能獲知明確理由下一拖再拖。推動中心為了讓計畫能夠能運作,依前期計畫按比例核定金額先撥款三個月,也因遲遲沒有公告,再延長到四月。 不曉得在教育部眼裡,是否就只是把USR當作是一般老師的科技部計畫?案子結束,一切就結束了。但有些計畫其實已執行五年,甚至六年,教育部有沒有想過,如果計畫結束,和場域的關係如何延續?這幾個月和場域夥伴合作的工作該如何進行?如此沒有緩衝期的計畫中止,會不會讓場域夥伴覺得不負責任?

社區

4 min read

戛然停止的「大學社會責任」
戛然停止的「大學社會責任」
社區

4 min read


Published in

五分珠的老藥舖

·May 21

脫口秀引爭端 怎麼辦?

第94屆奧斯卡典禮上出現前所有未有畫面,知名的美國好萊塢男星威爾史密斯當眾賞了頒獎人,也是脫口秀演員克里斯洛克一巴掌,引起全球熱議,威爾史密斯動手打人的理由是因為克里斯洛克在頒獎典禮上開妻子潔妲蘋姬因病脫髮的玩笑,美國影藝學院也在日前宣布「未來10年內不准威爾史密斯參加奧斯卡頒獎典禮。」 在頒獎典禮上公開嘲笑別人的爭議並不是第一回,199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典禮,三位演員透過短劇介紹入圍的最佳電影,在介紹《春光乍洩》時,演出者除了誇張的表情,還故意作出嘔吐狀調侃男男親吻。不過,三位演員並沒有遭到打臉,即使鏡頭多次帶到該戲主角張國榮,他仍只是帶著不失禮貌的微笑。 許多國家都有類似「脫口秀(talk show)」的傳統文化,例如,中國技藝裡的「相聲」,或台灣傳統的「答喙鼓」,都是透過說唱、笑話等方式反應民情生活、嘲諷時政,這樣的表演不僅考驗著演員說學逗唱的功力,也突顯出製作者與主持人的社會觀察力及文化底蘊。

媒體識讀

3 min read

脫口秀引爭端 怎麼辦?
脫口秀引爭端 怎麼辦?
媒體識讀

3 min read

管中祥

管中祥

2.7K Followers

一個不務正業的大學教授,總覺得有些事要努力過,才有說失望的資格。

Following
  • 哞拉圖 Guenter

    哞拉圖 Guenter

  •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

    千千闋歌與我常在

  • Patrick Poon 潘嘉偉

    Patrick Poon 潘嘉偉

  • Stanley Traffic

    Stanley Traffic

  • Yi-Lin Hsieh

    Yi-Lin Hsieh

See all (977)

Help

Status

Writers

Blog

Careers

Privacy

Terms

About

Text to speech

Teams